刊削
基本解釋
削除。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未見好德,愚竊惑焉。即命刊削,投杖不暇。”《資治通鑒·宋明帝泰始元年》:“其 廢帝 時昏制謬封,并皆刊削。” 章炳麟 《與鄧實書》:“謂宜刊削鄙文,無令猥廁大衍之數,虛一不用,亦何傷於蓍卦哉!”
成語(Idiom):刊削(kān xuē)
發音(Pronunciation):kān x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削減、砍掉。也可用來形容修剪文字、修整文章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刊削是一個由“刊”和“削”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刊”表示砍、削減,而“削”表示切削、削減。合在一起,刊削意味著削減、砍掉某物的意思。在修辭手法中,刊削也可以用來形容修剪文字、修整文章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刊削多用于文學作品、修辭手法和日??谡Z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削減某物的行為,比如削減開支、削減工作量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用來形容修剪文字、修整文章,使其更加簡潔、精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刊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陳時期的文學作品中。據說,當時有一位叫顧愷之的畫家,他在繪畫時非常注重細節和技巧,常常將畫中的不必要部分刪去,使作品更加簡練、精致。后來,人們用“刊削”來形容修剪文字、修整文章的行為,以示追求簡潔、精煉的寫作風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刊削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刊”和賓語“削”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寫作時總是喜歡刊削多余的詞語,使文章更加簡潔明了。
2. 這位編輯經常對作品進行刊削,以保持作品的高質量和精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刊削”與修剪樹木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修剪樹木時,將多余的樹枝削減掉,使樹木看起來更加整齊美觀。這樣就可以記住“刊削”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寫作、修辭手法相關的成語,如“刪繁就簡”、“精益求精”等,以豐富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刊削多余的字,使文章更加簡潔明了。
2. 初中生: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我經常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刊削,以使之更加精煉。
3. 高中生:在寫作文時,要善于刊削冗長的句子,使文章更加簡潔有力。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寫作愛好者,我經常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刊削,以追求更高的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