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sī bù guà ㄧ ㄙㄧ ㄅㄨˋ ㄍㄨㄚˋ一絲不掛(一絲不掛)
◎ 一絲不掛 yīsī-bùguà
[birthday suit;do not have a stitch on] 原指佛教用語,意為棄絕塵世,無牽無掛。也形容赤身露體
詞語解釋
yī sī bù guà ㄧ ㄙㄧ ㄅㄨˋ ㄍㄨㄚˋ一絲不掛(一絲不掛)
(1).原指魚類不受釣絲的掛礙,禪家常以此喻不為塵俗所牽累。按:佛語本作“寸絲不掛”。見《景德傳燈錄·南泉禪師》。 宋 黃庭堅 《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榮枯得喪,看做行云流水,一絲不掛。”
(2).赤身裸體。 宋 楊萬里 《清曉洪澤放閘》詩之一:“放閘老兵殊耐冷,一絲不掛下冰灘。”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李氏紅蛇》:“或被髮裸體,一絲不掛。”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全身赤條條的一絲不掛。”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絲不掛
成語(Idiom):一絲不掛
發音(Pronunciation):yī sī bù g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毫無遮掩,全然露出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完全沒有遮掩,毫無保留地暴露在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赤身裸體或暴露秘密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起源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一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后來被改編為“一絲相思一絲灰”,再演變為現在的成語“一絲不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由“一絲”和“不掛”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家里一絲不掛地曬太陽。
2. 她在夢中出現的時候,一絲不掛,讓他尷尬不已。
3. 他毫無顧忌地一絲不掛地游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絲不掛”的狀態,就像是裸露的一根絲線,沒有任何遮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裸露、暴露相關的成語,如“赤身裸體”、“赤膊上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在家里一絲不掛地玩水槍。
2. 初中生:我尷尬得要命,夢里的我居然一絲不掛地站在學校操場上。
3. 高中生:他敢在公共場合一絲不掛,真是膽子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