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然
成語(Idiom):赧然
發音(Pronunciation):nǎn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害羞、尷尬或愧疚而臉紅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赧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赧”表示臉紅,第二個字“然”表示某種狀態。赧然形容一個人因為害羞、尷尬或愧疚而臉紅的樣子,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受到意外表揚、批評或尷尬處境時的表情和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赧然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贊揚、批評或尷尬時的表情和反應。比如,當一個人被突然表揚時,他可能會感到害羞而臉紅,這時可以用“赧然”來形容他的表情。同樣地,當一個人因為犯了錯誤而受到指責時,他也可能會感到尷尬和愧疚而臉紅,這時也可以用“赧然”來形容他的表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赧然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當時,衛將軍驃騎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被皇帝表揚并封為王。然而,驃騎非常謙虛,他感到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因此他的臉紅了。從此以后,人們用“赧然”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受到表揚而感到害羞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赧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大家的掌聲,感到赧然無地自容。
2. 面對老師的批評,他赧然地低下了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赧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突然受到表揚時的反應,臉紅得像煮熟的南瓜一樣(南瓜和赧然的發音相似),這樣就能夠記住赧然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詩詞或散文來增加對赧然的理解和應用。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情感相關的成語,如“羞愧”,“尷尬”等,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老師表揚他的時候,他感到赧然地笑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班級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他赧然地接受了同學們的掌聲。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試中,她聽到自己的優點被贊揚時,她赧然地感到自豪。
4. 大學生(19-22歲):面對老師的嚴厲批評,他赧然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以上是關于成語“赧然”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