膃肭
成語(Idiom):膃肭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è xi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膽大妄為、目中無人。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膃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膽子非常大,有時甚至過于大膽,不顧他人的感受和權(quán)益。這個成語通常帶有貶義,暗示這個人自大、目中無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膃肭一詞常用于貶義描述一個人的行為,特別是指那些蔑視他人意見、不顧他人感受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以為是、不顧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膃肭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晉書·劉惔傳》中。劉惔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自以為才高八斗,目中無人。有一次,劉惔到一個地方任職,他對那里的人傲慢自大,不把他們放在眼里。于是,人們就用“膃肭”來形容他的傲慢態(tài)度。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膃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膃”是指人的腹部,“肭”是指大,合起來表示一個人膽子非常大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膃肭無比,不顧他人感受,總是隨意指責(zé)別人。
2. 這個人太膃肭了,他居然敢對老板說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膃肭”與“膽子大”聯(lián)系起來記憶,因為膃肭就是形容一個人膽子非常大。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膃肭相關(guān)的成語,如“膃肭之言”、“膃肭之氣”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太膃肭了,總是欺負(fù)我。
2. 初中生:他膃肭得連老師都不放在眼里。
3. 高中生:那個政客膃肭得令人發(fā)指,完全不顧民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