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寄
基本解釋
國家的托付。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門下六卿分職,朝選猶難;三典佐主,邦寄尤重。” 宋 梅堯臣 《送閻中孚郎中知磁州》詩:“持麾邦寄重,歌袴民欣早。”
成語(Idiom):邦寄
發音(Pronunciation):bā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之間的外交信函或禮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邦寄是由“邦”和“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邦指的是國家,寄指的是通過郵寄或其他方式發送。邦寄指的是國家之間通過信函或禮物進行交流和聯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邦寄可以用來描述國家之間的外交往來,特別是通過信函或禮物進行交流的情況。在正式的外交場合或國際交往中,可以使用邦寄來形容兩個國家之間的互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邦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外交交往。在古代,國家之間的外交往來主要通過信函或禮物進行,以傳遞信息、表達友好或傳達重要事務。邦寄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國家之間通過信函或禮物進行交流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邦寄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名詞“邦”和動詞“寄”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國之間頻繁進行邦寄,加強了彼此的友好關系。
2. 這封邦寄信函代表了國家元首對另一國的親切問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邦寄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國家之間通過郵寄信函或禮物進行交流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外交交往方式,了解各個朝代之間的外交往來和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外交相關的成語,擴展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給外國朋友寫了一封邦寄信,希望能夠加深我們的友誼。
2. 初中生:兩個國家之間通過邦寄禮物,展示了彼此的文化和友好關系。
3. 高中生:邦寄這種外交方式在古代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