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
基本解釋
(1). 唐 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五官之署為五院。后代沿用其稱。 唐 李綽 《尚書故實》:“臺儀自大夫已下至監察,通謂之五院御史。國朝踐歷五院者共三人,為 李商隱 、 張魏公 延賞 、 溫僕射 造 也。”按, 李商隱 未嘗為御史,當為 李尚隱 之誤。 尚隱 曾任御史中丞。見《舊唐書·李尚隱傳》。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乙:“自 唐 初來,歷五院惟三人……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
(2). 民國 時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
成語(Idiom):五院(wǔ yuàn)
發音(Pronunciation):wǔ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五個院子,指相隔甚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院是指五個院子,表示相隔很遠的距離。用來形容兩個地方或者兩個人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彼此之間很難相互接觸或者交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地理位置相隔很遠的兩個地方,也可以形容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非常疏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五院”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傳說有一位官員因為犯了錯誤被貶到了遠離京城的地方,他的家人和親朋好友都遠離他,不再與他來往。于是他形容自己和親人之間的距離很遙遠,就用“五院”來表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院的結構是“數詞 + 院”,其中“五”表示數量,表示非常遙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的關系現在已經五院了,幾乎沒有交流。
2. 我們家離學校有五院遠,每天要花很長時間上下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五院”。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座大院子的中央,周圍有五個非常遙遠的院子,表示距離很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距離、疏遠相關的成語,例如“天涯海角”、“山窮水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搬到了不同的城市,現在我們之間是五院遠了。
2. 初中生:我和我爸爸的關系現在已經五院了,我們幾乎沒有共同話題。
3. 高中生:我和我暗戀的那個人之間是五院遠,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