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諠
成語(Idiom):震諠 (zhèn xuān)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x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大而響亮,引起轟動和震動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震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震”和“諠”兩個漢字組成。震指的是強烈的震動,諠指的是聲音喧鬧。結合在一起,震諠形容聲音大而響亮,引起轟動和震動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震諠常用于形容重大事件、新聞或話題引起的轟動和震動。可以用來形容聲音巨大,引起公眾的普遍關注和討論,也可以形容某人的言行引起軒然大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震諠這個成語源自于《左傳·宣公十五年》:“凡人之爭,言不合,則至于兵;兵不合,則至于震諠。”意思是說,當人們的言辭爭論不和時,可能會引發戰爭;而戰爭發生后,可能會引起聲勢浩大的震動和轟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一經報道,立即引起了社會的震諠。
2. 那位演講者的演講聲音震諠,讓全場聽眾都為之動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震”和“諠”兩個字的意思,想象一個聲音巨大的場景,例如雷聲轟鳴或者人聲喧鬧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聲音、轟動相關的成語,例如“轟動一時”、“聲名鵲起”等,以擴展詞匯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那個小男孩的尖叫聲震諠了整個操場。
2. 初中生(13-15歲):這部電影的特效和音效都非常震諠,讓觀眾們都興奮不已。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年輕歌手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震諠的嗓音征服了無數粉絲。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次選舉引起了全國范圍內的震諠,讓人們重新思考了政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