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架海金梁
發音(Pronunciation):jià hǎi jīn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才輩出,為國家或組織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架,搭建;海,廣闊的海洋;金梁,比喻重要的支撐。這個成語比喻像金梁一樣,承擔起搭建大海的重任,形容人才輩出,為國家或組織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才輩出,為國家或組織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情況,特別是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當時,太史公在自序中寫到:“伏惟天地有正,刑措有經,賢人有位,士有則,故圖書之盛,言論之美,刑政之中,皆自古及今,無不光照耳目。是以賢士君子之道,猶架海之金梁,參天之柱。”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太史公用“架海金梁”來比喻賢士君子的道德修養和貢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科研團隊的成員都是架海金梁的人才,他們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這位教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生,他是教育界的一座架海金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座金梁橫跨在廣闊的海洋上,承擔著搭建海洋的重任,代表人才輩出,為國家或組織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和貢獻相關的成語,如“一鳴驚人”、“桃李滿天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同學都是架海金梁的人才,他們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這個年級的學生是學校的架海金梁,我們要為學校爭光。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社會的架海金梁,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4. 大學生:我們學校的優秀畢業生都是架海金梁,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