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鈞
基本解釋
(1).指天或自然。《文選·賈誼<鵩鳥賦>》:“云蒸雨降兮,糾錯相紛。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者作器於鈞上,此以造化為大鈞。’ 應劭 曰:‘陰陽造化,如鈞之造器也。’” 晉 陶潛 《神釋》詩:“大鈞無私力,萬物自森著。” 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 王闿運 《愁霖賦》:“余以身心為策兮,大鈞為輪;四時為馬兮,百年為旬。”
(2).古樂中的大調。《國語·周語下》:“大鈞有鎛無鐘。” 韋昭 注:“大調,宮商也。”
(3). 三國 魏 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總名為《大鈞之樂》。《宋書·樂志一》:“臣等思維,三舞宜有總名,可名《大鈞之樂》。鈞,平也,言 大魏 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
成語(Idiom):大鈞
發音(Pronunciation):dà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器物巨大、龐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鈞是一個古代容量單位,相當于十斛,用來衡量盛裝物品的容量。成語“大鈞”借用了這個單位,形容事物巨大、龐重,不易移動或搬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某物體龐大、沉重,難以搬動或移動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重要的任務或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中,是古代中國容量單位之一。后來成為成語,用來形容龐大而沉重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巨石有幾十噸重,簡直是大鈞之物。
2. 他承擔了整個項目的重大責任,可以說是肩負著大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大鈞”與“大噸”,兩者發音相似,而“大噸”是表示重量的單位,幫助記憶“大鈞”的含義為龐大、沉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古代中國的容量單位,如斛、升、合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大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塊巨石有多大鈞啊,我根本搬不動。
2. 初中生(12-15歲):他的責任像大鈞一樣沉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3. 高中生(15-18歲):這個項目的投資金額相當于大鈞之物,需要謹慎考慮。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大鈞級別,是業界的領軍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