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楞楞
成語(Idiom):格楞楞
發音(Pronunciation):gé lèng l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神情或表情呆滯、木訥,缺乏生氣和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楞楞一詞形容一個人的神情或表情呆滯、木訥,沒有生氣和活力。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沉默寡言、遲鈍或無精打采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楞楞一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種情境下的表現,例如在無聊的會議上,一個人可能會顯得格楞楞的;在疲憊的工作日之后,一個人可能會變得格楞楞的;在心情低落或失落的時候,一個人可能會表現出格楞楞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楞楞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貪圖享樂而變得懶散無為,最終導致了失敗和悲劇的結局。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因為沉迷于享樂而變得呆滯、木訥,從而衍生出了“格楞楞”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楞楞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組成,形成了重復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今天心情不好,一整天都顯得格楞楞的。
2. 這個會議太無聊了,大家都坐在那里格楞楞的。
3. 她失戀后,整個人都變得格楞楞的,再也沒有了以前的活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過將“格楞楞”與一個呆滯、木訥的人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表情呆滯、木訥,沒有生氣和活力,就像是“格楞楞”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情緒和表情相關的成語,例如“愁眉苦臉”、“喜笑顏開”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著電視,一副格楞楞的樣子,完全沒有注意力。
2. 初中生:他被老師批評了,一直坐在座位上格楞楞的,沒有說話。
3. 高中生:他一整天都在玩游戲,晚上回家的時候眼睛格楞楞的,完全沒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