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下
成語(Idiom):暴下(bào xià)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兇暴、威力強大,使對方屈服或被擊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下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暴意指兇暴、猛烈,下意指壓制、制服。暴下表示以強大的力量迅速制服對方,使其屈服或被擊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勝敵人、擊敗對手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力量或手段非常強大,能夠迅速打敗對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下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四》。戰國時期,齊國和燕國發生了一場戰爭。齊國的將軍田忌遇到了燕國的名將趙奢。趙奢有一匹名馬,非常快速。田忌想要戰勝趙奢,但自己的馬并不如趙奢的馬快。于是,田忌采取了一個策略,讓自己的馬分別與趙奢的馬比賽。第一場比賽,田忌派出了自己最快的馬,但仍然輸給了趙奢。第二場比賽,田忌派出了次快的馬,也輸給了趙奢。最后一場比賽,田忌派出了最慢的馬,卻獲得了勝利。這是因為田忌在前兩場比賽中故意輸給了趙奢,讓趙奢的馬疲勞,最后一場比賽中田忌的馬得到了休息,表現出色。這個故事中的“暴下”指的就是田忌用自己最弱的馬擊敗了趙奢的最快的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暴下的手段迅速擊敗了對手。
2. 這個國家的軍隊實力暴下,幾乎沒有對手能與之抗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強大的力量從上方壓制下來,使對方無法抵擋。也可以想象田忌用最慢的馬暴下,最終擊敗了趙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暴下相似的成語,如暴虎馮河、暴風驟雨等,來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暴下的力量打敗了對手,取得了冠軍。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軍隊實力暴下,幾乎沒有對手能與之抗衡。
3. 高中生:這位選手展示了他暴下的實力,在比賽中完全壓制住了對手。
4. 大學生:他以暴下的手段迅速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獲得了項目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