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賞
成語(Idiom):祿賞(lù shǎng)
發音(Pronunciation):lù s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的俸祿和賞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祿,指官員的俸祿,指官員的俸祿和賞賜。賞,指賞賜。祿賞即指官員的俸祿和賞賜,也泛指官員的待遇和獎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官員的待遇和獎賞,也可以用來指人們對于待遇和獎賞的追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祿賞一詞最早來源于《論語·衛靈公》,其中有一則記載:“衛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孔子行。”這個故事表明了衛靈公對于孔子的尊重和獎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祿賞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擔任高官多年,累積了豐厚的祿賞。
2. 這位官員因為他的貢獻而得到了豐厚的祿賞。
3. 她對于祿賞并不在意,更希望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祿賞”與“官員的待遇和獎賞”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官員得到了豐厚的祿賞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官制和官員的待遇制度,了解更多有關祿賞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次表揚我都感覺像是得到了一份祿賞。
2. 初中生:為了獲得祿賞,我每天都努力學習。
3. 高中生:他的成績優秀,有望獲得國家獎學金的祿賞。
4. 大學生:畢業后,我希望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豐厚的祿賞。
5. 職場人士:在公司里,只有努力工作才能獲得祿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