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舂碓
基本解釋
一種用以搗殺人的刑具。《梁書·侯景傳》:“曾於 石頭 立大舂碓,有犯法者,皆擣殺之,其慘虐如此。”
成語(Idiom):大舂碓
發音(Pronunciation):dà chēng d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如同一起推動大舂碓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舂碓是古代一種用來碾磨谷物的大型農具,通常需要多人協作才能推動。這個成語比喻人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以達到更大的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團隊合作、眾志成城的情景,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共同努力,共同面對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國君齊威王想要獨霸天下,他派遣使者去周國向周王提出要求,希望周國向齊國臣服。周王不愿屈服,于是齊威王決定用軍事手段來征服周國。齊威王動員了全國的人民,要求他們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大舂碓,以表達團結一致的力量。最終,齊國成功征服了周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大舂碓)+ 動詞(推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像大舂碓一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 在困難面前,我們應該像大舂碓一樣,眾志成城,共同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圖片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多人推動大舂碓的場景,以及他們齊心協力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農具的發展和使用。
2. 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心協力”等,了解它們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要像大舂碓一樣,齊心協力,一起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我們參加比賽,要像大舂碓一樣,共同努力,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像大舂碓一樣,眾志成城,共同攻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