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薄
成語(Idiom):靡?。╩í bó)
發音(Pronunciation):mí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指人的行為不正派,沒有原則和底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靡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靡”意為放縱、墮落,“薄”意為淺薄、膚淺。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指人的行為不正派,沒有原則和底線。靡薄一詞常用來批評那些追求享樂、追求虛榮、不負責任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靡薄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行為或態度的不端正,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警示。例如,在社會道德敗壞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靡薄來形容那些追求個人利益、不顧大局的人;在個人生活中,可以使用靡薄來指責那些追求享樂、沉迷于虛榮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靡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季氏》中,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后來,這句話被解釋為“季文子思考了三次才行動,孔子聽到后說:‘再多思考一次就更好了?!薄:髞恚藗儗ⅰ霸偎肌苯忉尀椤叭肌保ⅰ霸偎箍梢印苯忉尀椤霸俣嘁淮尉透昧恕?。最終,這個成語演變為了形容人的品德敗壞、道德淪喪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靡薄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靡薄,完全沒有道德底線。
2. 在這個道德淪喪的社會,靡薄之風盛行。
3. 這個人靡薄無恥,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靡薄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靡薄”拆分成兩個部分:“靡”和“薄”??梢詫ⅰ懊摇崩斫鉃榉趴v、墮落,將“薄”理解為淺薄、膚淺。通過理解這兩個部分的含義,可以更好地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2. 可以嘗試將“靡薄”與一些具體的行為或態度聯系起來,例如追求享樂、追求虛榮、不負責任等,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有關“靡薄”的知識,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1. 閱讀《論語·季氏》中關于靡薄的原文和注釋,了解成語起源。
2. 查閱相關的詞典或辭典,深入了解“靡薄”的各種解釋和用法。
3. 閱讀相關的文章、新聞報道或故事,了解不同場景下使用“靡薄”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行為靡薄,不值得我們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在網絡時代,我們要警惕靡薄的信息對我們的影響。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被靡薄之風所左右。
4. 大學生(19-22歲):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遠離靡薄之人,保持純潔的友誼。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社會道德淪喪,靡薄之風盛行,我們要堅守原則,不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