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邈
成語(Idiom):渺邈
發音(Pronunciation):miǎo m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遙遠、不可捉摸或難以理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渺邈一詞常用來形容遙遠、不可及或難以理解的事物。它可以指代時間、空間、感情或思想等方面的事物。渺邈常常與遠、高、深等詞語搭配使用,用來形容超出人們能夠感知、理解的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渺邈一詞常常用于形容太陽、星空、遠方、天堂等與人類生活相對較遠的事物。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理想、夢想或思想境界等抽象概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渺邈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句話:“上無片瓦,下無立錐,非其任也,而何待哉?只得于渺邈之中?!边@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莊子逍遙自在的心境和胸懷。渺邈一詞通過這個故事,逐漸被引申為形容超越人們認知范圍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渺邈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表示事物遙遠、不可捉摸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夢想如同渺邈的星空,美麗而遙遠。
2. 時間的流逝讓人感到渺邈而無力。
3.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渺邈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夜空中的星星,它們遙不可及,難以捉摸,來記憶渺邈一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莊子的《逍遙游》了解更多關于渺邈的思考和哲學觀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夜晚的星星看起來很渺邈,就像是閃爍的鉆石。
2. 初中生:我的未來充滿了渺邈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人類對于宇宙的認知仍然只是渺邈的一角,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