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梓
成語(Idiom):命梓
發音(Pronunciation):mìng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命運不可改變,無法逃脫的事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命梓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其中的“梓”指的是梓木,古代用來制作棺材的材料。成語的意思是,就像一個人的命運注定要死一樣,無法逃脫。形容命運不可改變,注定的事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無法改變的事實或命運,也可用于表達對不可改變事實的無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昭公是一個國君,他的兒子因為犯了法律而被判處死刑。昭公非常傷心,但他對兒子的死刑無能為力,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于是,他用梓木制作了兒子的棺材,取名為“命梓”,意味著兒子的命運已經注定,無法改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命梓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失敗是命梓,無法改變。
2. 面對命梓,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梓木”來聯想記憶這個成語,梓木是制作棺材的材料,代表不可改變的命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中的命運觀念,以及其他與命運相關的成語,如命運多舛、盡人皆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考試成績是命梓的,無論怎么努力都沒有用。
2. 初中生:他被選為班長是命梓,大家都認可他的領導能力。
3. 高中生:我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是命梓,只能接受現實。
4. 大學生:他的成功是命梓,他一直在努力奮斗,沒有放棄。
5. 成年人:他的疾病是命梓,他只能接受治療,并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