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賂
成語(Idiom):納賂
發音(Pronunciation):nà n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貢品或禮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納賂是指接受貢品或禮物。在古代,君主或高官可以接受來自下屬或外國的貢品作為對其地位和權力的一種承認和尊重。納賂不僅是一種禮節,也是一種象征著權力和地位的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納賂常常用于形容高官或權貴接受貢品或禮物的情景。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因為地位高而受到別人的奉承和禮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納賂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在古代,君主或高官可以接受來自下屬或外國的貢品作為對其地位和權力的一種承認和尊重。這些貢品通常是珍貴的物品,如黃金、寶石、動物等。君主或高官接受這些貢品,既是一種禮節,也是一種象征著權力和地位的表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納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納”表示接受,第二個字“賂”表示貢品或禮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地位高,經常納賂,收到了很多珍貴的禮物。
2. 這位官員收受了大量的納賂,最終被揭發并受到了處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高官坐在寶座上,接受著來自下屬和外國的貢品和禮物,展現著他的權力和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納賄”、“賄賂”等,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生日的時候,我納賂她一個漂亮的手鏈。
2. 初中生:這位老師經常納賂,同學們都很羨慕他。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收受納賂是一種違法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