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
基本解釋
六經之教。《禮記·經解》:“ 孔子 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孔穎達 疏:“言人君以六經之道,各隨其民教之。民從上教,各從六經之性。”《晉書·孝友傳序》:“是以 閔 曾 翼翼,遵六教而緝貞規; 蔡 董 烝烝,弘七體而垂令跡。”《南齊書·王儉傳》:“若夫珥貂衣袞之貴,四輔六教之華,誠知匪服,職務差簡,端揆雖重,猶可勉勵。”
成語(Idiom):六教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j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六種教育方法或途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教是指六種不同的教育方法或途徑。這六種教育方法包括道教、儒教、佛教、武教、醫教和工教。它們代表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教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綜合教育的方法或途徑。當你想要表達通過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培養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三國志演義》中。在這部小說中,六教被用來形容劉備對諸葛亮的教育方法。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六教,不僅注重學術教育,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實踐能力。
2. 他通過六教的方法,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六教這個成語與六種不同的教育方法聯系起來。可以通過記憶每個教育方法的關鍵詞,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六教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六種教育方法的特點和理念,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注重六教,老師教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培養好的品德。
2. 初中生:我覺得六教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全面發展。
3. 高中生:在我看來,六教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是培養有道德修養的人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