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兒
基本解釋
(1).詞牌名。即《采桑子》。 宋 周邦彥 、 張孝祥 等都用此牌填過詞。又名《丑奴兒令》。
(2).曲牌名。屬南宮大石調。有二體,其一字句格律與詞牌同,另一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成語(Idiom):丑奴兒(chǒu nú ér)
發音(Pronunciation):chou nu e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長相丑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丑奴兒”由“丑”和“奴兒”兩個詞組成。其中,“丑”表示丑陋、難看,“奴兒”表示兒童。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長相丑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的外貌丑陋,可以用于諷刺、調侃或自嘲的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朝時期有一個名叫李世民的皇帝,他的后宮中有一位美麗的妃子,但她卻生下了一個長相丑陋的兒子。李世民非常傷心,但他沒有因為兒子的相貌而不愛他,反而更加寵愛他。后來,這位丑陋的兒子長大成人,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智慧,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將軍。因此,人們用“丑奴兒”這個成語來表達相貌丑陋并不代表內在價值的觀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丑奴兒”,表示丑陋的兒子,形容人的外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丑奴兒,但是人品很好。
2. 她長相丑奴兒,卻有一顆美麗的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丑奴兒”與長相丑陋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丑陋的兒子,以此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丑態百出”、“丑態畢露”等,進一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臉像一個丑奴兒一樣難看。
2. 初中生:他的相貌雖然丑奴兒,但他的心地很善良。
3. 高中生:不要以貌取人,即使長得像丑奴兒,也可能是一個有才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