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都丞
成語(Idiom):槃都丞(pán dū c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dū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某一事物或問題的看法或評價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分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槃都丞源自佛教典籍《法華經》,其中有一段講述了一個故事。故事中,佛陀在菩提樹下講經時,眾弟子對于佛陀所講的內容都表示贊同,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佛陀看到眾人的態度如此一致,便稱贊眾弟子“槃都丞”,意為“一切都同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槃都丞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對某一事物或問題的看法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分歧的情況。可以用于討論某個議題時,形容大家的意見一致,沒有爭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槃都丞的故事源自佛教典籍《法華經》。這個故事用來表達佛教思想中的共識和團結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槃都丞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槃都”和“丞”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議上大家對這個提案的意見完全槃都丞。
2.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家人的看法槃都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槃都丞”與“一致”聯想起來,因為槃都丞的意思就是一致,沒有任何分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佛教思想和典籍的知識,了解佛教對于共識和團結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對于明天的出游計劃槃都丞,都希望去動物園。
2. 初中生:在班級選舉中,同學們對于班長候選人的評價槃都丞,都認為他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3. 高中生:學校組織的辯論賽中,參賽選手的觀點槃都丞,都支持建設更環保的城市。
4. 大學生:學生會的決策中,大家對于使用校園活動經費的建議槃都丞,都認為應該多投入到文化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