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籍
成語(Idiom):朝籍(cháo jí)
發音(Pronunciation):cháo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上朝時所佩戴的朝服和朝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朝籍是指官員上朝時所佩戴的朝服和朝帽。在古代中國,朝廷有嚴格的儀式和禮儀規定,官員在參加朝會時必須穿戴朝服和朝帽,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朝籍”也常用來指代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官員的身份和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儀態莊重或者表示對官方事務的關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朝籍”源自于古代官員上朝時的禮儀規定。在古代,朝會是皇帝與官員們進行政務溝通和決策的場合,官員們必須按照規定的儀式穿戴朝服和朝帽參加朝會。因此,朝籍成為了表示官員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容莊重,穿著朝籍出現在朝會上。
2. 這位官員已經被任命為朝籍,可以參加朝會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朝籍”的發音“cháo jí”與“朝集”相似,朝集是指官員們在朝會上集合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朝籍”是指官員上朝時所佩戴的朝服和朝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中國的官員制度和禮儀規定,可以深入學習《禮記》等經典著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穿著朝籍,看起來很像一個古代的官員。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今天穿著朝籍上課,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古代官員的歷史課。
3. 高中生(16-18歲):在古代,官員們穿著朝籍參加朝會,這是一種展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在公司里的地位很高,每天都穿著朝籍出現在辦公室,給人一種莊重而有權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