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抵瑕蹈隙(dǐ xiá dǎo xì)
發音(Pronunciation):dǐ xiá dǎo x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處理事情時,特別是處理矛盾矛盾、糾紛時,要抓住事情的要點,不計較小節,不追究過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抵瑕,抵擋瑕疵;蹈隙,跨過裂隙。抵瑕蹈隙的意思是抵擋住一些小的瑕疵,跨過一些小的裂隙,不計較小節,不追究過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處理矛盾、糾紛時,要善于包容和忍讓,不計較小節,不計較過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漢書·張釋之傳》。相傳張釋之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在擔任太子太傅時,曾經因為一個小錯誤被皇帝責備。但是張釋之并沒有計較這個過錯,而是默默地忍受了皇帝的責備。后來,皇帝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張釋之說:“你對我抵擋了瑕疵,跨過了裂隙。”于是,這個成語就衍生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詞語組成,分別是“抵”、“瑕”和“蹈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抵瑕蹈隙,不計較小節,以達到團隊的和諧。
2.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應該互相抵瑕蹈隙,不計較過錯,以維持家庭的和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抵瑕蹈隙”拆分成三個部分來記憶,分別是“抵”、“瑕”和“蹈隙”。可以將“抵”理解為抵擋,將“瑕”理解為瑕疵,將“蹈隙”理解為跨過裂隙。通過將這些詞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處理矛盾、糾紛相關的成語,例如“化干戈為玉帛”、“和而不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抵瑕蹈隙,不計較小朋友們的過錯,和睦相處。
2. 初中生:在班級活動中,我們要抵瑕蹈隙,不計較小節,共同完成任務。
3. 高中生:在解決社會問題時,我們需要抵瑕蹈隙,不計較個人利益,為社會和諧發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