慏悜
成語(Idiom):慏悜
發音(Pronunciation):dǐng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謙虛恭敬,不敢自滿自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慏悜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慏(dǐng)意為恭敬,謙虛;悜(xián)意為怕,畏懼。慏悜合起來表示一個人謙虛恭敬,不敢自滿自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慏悜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取得成就或獲得贊揚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謙虛品質,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不要自滿自足,要保持謙虛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慏悜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請教如何做到既追求個人利益又不違背仁義之道。孔子回答說:“慏悜恐懼,一定要盡力追求個人利益,但是要以仁義為準繩,不能違背道義。”這段對話表達了孔子對于個人利益與道義之間關系的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慏悜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取得成功后仍然保持慏悜的態度。
2. 她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她一直慏悜地對待自己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慏悜這個詞語。可以將慏悜分解為慏(dǐng)和悜(xián),慏可以聯想為“頂”字,表示高處,而悜可以聯想為“怕”字,表示害怕。所以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但又害怕自滿自足,保持謙虛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論語》中的其他經典語錄,以及其他與謙虛恭敬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獲得冠軍后不會驕傲,會慏悜地對待自己的成績。
2. 初中生:老師表揚了我的作文,但我要保持慏悜的態度,繼續努力提高。
3. 高中生:考試取得好成績后,我要慏悜地對待自己,不驕傲自滿。
4. 大學生: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后,我會保持慏悜的心態,不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