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獨攬大權
發音(Pronunciation):dú lǎn dà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獨自掌握大權,沒有任何人共同參與或監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獨攬大權是一個貶義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分集中權力,不愿與他人分享或接受他人的意見。這個人通常會濫用權力,忽視他人的權益和意見,以滿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政治、商業、組織等領域中的個人權力過大和專制行為。也可以用來指責某些人在團隊合作中不合作,獨斷獨行,不尊重他人的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歷史上,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中,皇帝或其他統治者往往獨攬大權,不容許任何人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這種權力集中的現象常常導致社會不穩定和人民的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獨攬大權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獨(alone)、攬(grasp)和大(big)。這個成語通過這三個字的組合來形象地描述一個人掌握大權的情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獨攬大權,不允許其他人參與決策。
2. 這位領導獨攬大權,導致公司的決策出現了問題。
3. 在這個項目中,他一直獨攬大權,不聽取其他人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每個字的意思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獨(alone)攬(grasp)大(big)權(power),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獨自掌握大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權力濫用、專制、合作等。也可以學習歷史上權力過大導致的社會問題和政治改革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愿意和別人一起玩,總是獨攬大權。
2. 初中生:班里的班長獨攬大權,決定了所有的活動安排。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領導獨攬大權,不允許民眾發表意見。
4. 大學生:公司的老板獨攬大權,不聽取員工的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