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定
成語(Idiom):勘定(kān dìng)
發音(Pronunciation):kān d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勘察核對賬目,進行審查和核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勘定是指對賬目進行審查、核對的行為。它通常用于指責或批評別人做賬不準確或不誠實。勘定強調對賬目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行審查和核實,以防止錯誤或欺詐行為的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勘定常用于商業、財務和法律領域,特別是在審計、財務報表和合同審核等工作中。此外,勘定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懷疑某人的說法或行為時,可以使用該成語來表示對其進行仔細審查和核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勘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賈誼傳》中,故事起源于西漢時期。當時,賈誼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曾經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更準確地核對賬目。這個方法被稱為“勘定法”,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勘定是一個動詞+名詞結構的成語,其中“勘”是動詞,意為審查、核對,“定”是名詞,意為賬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公司的賬目進行了仔細的勘定,發現了一些不對的地方。
2. 在簽訂合同之前,務必對各項條款進行勘定,以確保合法性和準確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住勘定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為兩個部分:勘和定。勘可以聯想為勘察、審查,而定可以聯想為核對、確定。通過將這兩個部分進行聯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勘定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財務相關的成語,如“算賬”、“核對”、“查賬”等,可以幫助進一步擴展你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勘定了我的作業,發現我有幾個錯別字。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級的班費經過仔細勘定后,確保沒有任何差錯。
3. 高中生(16-18歲):在寫論文之前,我會對相關文獻進行勘定,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4. 大學生(19-22歲):在進行市場調研時,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勘定,以確保結果的可靠性。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簽署合同之前,務必對合同條款進行勘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