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故
基本解釋
(1).故鄉。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又言是車駕,都説是鸞輿,今日還鄉故。”《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公子不如暫回鄉故,且覲雙親。”
(2).家鄉故實。 明 王世貞 《題婁東卷》詩:“見爾談鄉故,聞音疑是非。”
成語(Idiom):鄉故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間的故友、故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故是指故鄉中的朋友、親人或熟人。這個成語強調了鄉間人情深厚,鄉親之間的友誼和關系牢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故一詞常用于描述與故鄉有關的情感和親情。可以用來形容鄉親之間的友誼深厚,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故一詞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的《鄉故》一篇,作者是漢代文學家劉向。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鄉親之間友誼的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故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鄉”是名詞,表示故鄉;“故”是形容詞,表示舊的、過去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一起長大的鄉故,如今已經散落在各個城市。
2. 每逢佳節,我都會回故鄉探望鄉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鄉故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回到故鄉,與故鄉的朋友、親人團聚,感受那種鄉情、鄉愁的情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故鄉、鄉情有關的成語,如鄉愁、故土、鄉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和我的鄉故一起在故鄉的河邊捉魚。
2. 初中生(13-15歲):我和我的鄉故一起在故鄉的山上放風箏。
3. 高中生(16-18歲):離開故鄉已經很多年了,我常常想念我的鄉故們。
4. 大學生(19-22歲):畢業后,我會回到故鄉,與鄉故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