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嫠
成語(Idiom):鰥嫠(guān lí)
發音(Pronunciation):[guān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丈夫或妻子去世后,沒有再婚的寡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鰥嫠是由“鰥”和“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鰥”指的是丈夫去世后的寡居,而“嫠”則指的是妻子丈夫去世后的寡居。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丈夫或妻子去世后,沒有再婚的寡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寡婦沒有再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里獨自承擔責任或孤獨無助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鰥鹿》中有一句“鰥鹿無蹄,嫠狐無娶”,其中的“鰥鹿”和“嫠狐”即是指沒有伴侶的動物。后來,“鰥嫠”這個成語就由此衍生出來,用來形容沒有再婚的寡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鰥”和“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成了鰥嫠后,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
2. 這個家庭的主婦成了鰥嫠后,獨自承擔起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鰥”和“嫠”這兩個字分別與“寡”和“婦”聯系起來。寡婦沒有再婚,就是指鰥嫠這種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婚姻、家庭有關的成語,比如“守寡”、“孀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奶奶是鰥嫠,她一個人照顧著我們。
2. 初中生:那個女演員在劇中飾演了一個鰥嫠的角色,她演得非常出色。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女主角是一個鰥嫠,她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最終堅強地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