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勸
基本解釋
安撫勉勵。《書·顧命》:“柔遠能邇,安勸小大庶邦。” 孔 傳:“言當和遠又能和近,安小大眾國,勸使為善。” 孔穎達 疏:“於彼小大眾國,皆安之勸之。安之,使國得安存;勸之,使相勸為善。”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恪慎于厥躬,祗勤于大訓,必能誕敷至化,安勸庶邦。”
成語(Idiom):安勸 (ān quàn)
發音(Pronunciation):ān q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告、安慰,使人心情平靜,安定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勸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安指使人心情平靜,勸指勸告、安慰。這個成語的含義是通過勸告和安慰使人心情平靜,安定下來。它強調了用言語和行動來安撫他人的情緒,使其擺脫困擾和焦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勸常常用于描述在人們遇到困難、痛苦或者失意時,通過勸告和安慰幫助他們平靜下來,重新振作起來。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朋友之間的安慰和鼓勵,也可以用于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王莽傳》中。故事講述了當時王莽篡位后,朝廷內部出現了很多混亂和不滿的聲音。有一次,有人上書勸諫王莽,希望他能夠聽取民眾的意見,改善政策。王莽看到這封信后,沒有生氣,也沒有報復,而是接受了這個勸告,并進行了改革。這個故事成為了安勸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朋友們用溫暖的話語安勸他,讓他不再沮喪。
2. 在她遭受挫折時,家人的安勸讓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3. 老師用耐心的態度安勸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安”字與“安心”聯想在一起,將“勸”字與“勸告”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安心勸告他人,使其平靜下來,安定下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安勸相關的成語,比如“安然無恙”、“安居樂業”等,來擴展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溫暖的語言安勸同學們,讓他們不再害怕考試。
2. 初中生:朋友們用鼓勵的話語安勸我,讓我不再失去信心。
3. 高中生:父母用理智的觀點安勸我,幫助我做出正確的決定。
4. 大學生:教授用豐富的經驗安勸我們,讓我們在大學生活中更加成熟。
5. 成年人:同事用真誠的心安勸我,幫助我度過了困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