戇激
成語(Idiom):戇激(gàng jī)
發音(Pronunciation):gàng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愚笨、遲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戇激是一個由形容詞“戇”和動詞“激”組成的成語。其中,“戇”意為愚笨、遲鈍,“激”意為激動、興奮。戇激合在一起,表示人愚笨到了極點,無法激動、興奮起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戇激一詞多用于形容某些人在面對令人興奮的事情時,由于愚笨遲鈍而無法產生興奮的情緒。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智商低下或思維遲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戇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戇激的人,他天生愚笨,無論遇到什么興奮的事情都無法激動起來。因此,人們用他的名字來形容那些愚笨遲鈍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戇激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其中形容詞“戇”修飾動詞“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自己得了一等獎,卻依然戇激地表情木訥。
2. 面對令人興奮的活動,他總是戇激得像個木頭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戇激”這個成語聯想為一個愚笨的人被激動的事情刺激,但卻無法激動起來的場景。可以通過畫圖、編故事等方式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智商、情緒等相關的成語,如“聰明才智”、“高興到了極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真是戇激得像個木頭人。
2. 初中生:面對考試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他戇激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3. 高中生:他雖然得到了心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但卻戇激地沒有任何表情。
4. 大學生:在得知自己獲得了獎學金時,他戇激地笑了笑,卻沒有太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