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
基本解釋
◎ 水路 shuǐlù
[water way;water route] 水上航線
從煙臺去大連,水路比陸路便利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waterway; water route; aquage; [現(xiàn)英方] gote
詳細解釋
(1).水上航行的路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汳水》:“《續(xù)述徵記》曰:‘ 劉公 遣 周超之 ,自 彭城 緣 汳 故溝,斬樹穿道七百餘里,以開水路。’”《書·禹貢》“達于 河 ” 唐 孔穎達 疏:“《傳》云:‘沿 江 入海,自海入 淮 ,自 淮 入 泗 。’是言水路相通,得乘舟經(jīng)達也。”《水滸傳》第十六回:“此去 東京 ,又無水路,都是旱路。”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當時沒有從旱路出兵,而是采取的水路,看來是有直搗 幽 燕 ( 安祿山 的根據(jù)地)的想法。”
(2).古代皇室貴族出行時,令人前導且灑水于路,謂之“水路”。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設凡貴游出,令一二十人持鍍金水罐子前導,旋灑路過車,都人名曰‘水路’。”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設儀仗行幕,步障水路。凡親王公主出則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級數(shù)十人,各執(zhí)掃具、鍍金銀水桶,前導灑之,名曰‘水路’。”
成語(Idiom):水路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uǐ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水上交通,也可用來比喻通達的途徑或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路是指水上交通的道路,它是人們在水域中航行、運輸貨物和人員的通道。在日常生活中,水路也可以比喻通達的途徑或方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水路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在水上進行交通運輸?shù)那闆r,也可以用來形容通達的途徑或方法。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學習中找到了有效的學習途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水路是人們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特別是在江河湖海邊的地區(qū)。通過水路可以更快地運輸貨物和人員,因此水路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來,水路的含義逐漸延伸到了比喻通達的途徑或方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路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水”和“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深入學習,找到了提高成績的水路。
2. 這本書為學習者提供了一條通向成功的水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水路和水上交通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在水路上駕船航行,暢通無阻的感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水路的基本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水相關的成語,例如“水落石出”、“水到渠成”等,來豐富對水路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可以乘船沿著水路去旅行。
2. 初中生(13-15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水路。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尋找新的水路來解決問題。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通過充分利用資源,我們可以開辟出一條通向事業(yè)成功的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