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狡
成語(Idiom):庸狡
發音(Pronunciation):yōng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既庸碌無能,又狡詐奸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庸狡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庸指無能、平庸,狡指狡猾、狡詐。庸狡形容一個人既沒有實際能力,又心機深沉,常常用虛偽的手段欺騙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庸狡一詞常用于貶義,形容某人既無能又不誠實,常常用來批評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正直無害,實際上心懷不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有一則故事。主父偃是齊國的名將,他非常聰明狡詐,但在軍事上卻很庸碌無能。當他被任命為齊國的將軍時,他表現出了極大的狡詐,通過欺騙和投降的手段保住了自己的地位。這個故事中的主父偃正是庸狡的典型代表,因此,庸狡這個成語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庸狡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老實,實際上卻是一個庸狡之徒。
2. 這個政客庸狡地利用了選民的無知,成功當選為市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庸狡拆分成兩個部分,庸和狡,庸可以和“勇”聯想,表示無能,狡可以和“狐貍”聯想,表示狡詐。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庸狡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詞性成語,如“愚蠢”、“聰明”等,來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的庸狡行為讓我們的班級陷入了困境。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小偷庸狡地偷走了我的手機。
3. 高中生(16-18歲):政客利用庸狡的手段獲得了選民的支持。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的庸狡行徑讓人們對他的誠信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