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李
基本解釋
(1).官名。即司理。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國家之憲紀,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 清 李漁 《比目魚·定優(yōu)》:“在下是 汀州 司李的管家。我老爺前去上任,假道貴鄉(xiāng)。”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后生舉進士,授 延安 司李,攜家之任。” 呂湛恩 注:“推官號為司李,亦稱司理。” 何垠 注:“司李,李,通‘理’,獄官也。”詳“ 司理 ”。
(2).執(zhí)法,斷案。 梁啟超 《知恥學會敘》:“官惟無恥,故不學軍旅而敢於掌兵,不諳會計而敢於理財,不習法律而敢於司李。”
成語(Idiom):司李 (sī l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ī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斥責、責備他人的言辭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司李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司”指的是執(zhí)掌、主持,而“李”則是指責、斥責。司李合在一起,表示執(zhí)掌責備、斥責他人的言辭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司李常常用于表示對別人的不好言行進行責備或批評的場合。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不滿、不認同或不贊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李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個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李殺的人,他在齊國任職時,對下屬和百姓非常苛刻,經(jīng)常責備和斥責他人。因此,人們用“司李”來形容對他人的責備和斥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司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同事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嚴厲的司李。
2. 老師對學生的懶散態(tài)度進行了嚴肅的司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司李這個成語的發(fā)音和基本含義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司機(司)在車上用李子(李)批評、責備乘客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住司李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批評指責”、“責備譴責”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的調皮搗蛋行為進行了嚴厲的司李。
2.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了嚴肅的司李。
3. 高中生:父母對我的成績不滿意,給我了一頓司李。
4. 大學生:老板對員工的工作表現(xiàn)進行了嚴肅的司李。
5. 成年人:我對朋友的不誠實行為進行了嚴厲的司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