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
基本解釋
(1).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時,實行的一種人員分配制度。即在政權機構中,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毛澤東 《團結到底》:“共產黨員在敵人后方消滅敵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之時,應該采取我黨中央所決定的‘三三制’,不論政府人員中或民意機關中,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張抗日民主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占三分之二。” 續范亭 《延安五老》詩:“身體力行三三制,把握政策與主義。” 林伯渠 《春游雜詠》:“團結三三制有力,信心定可息狼煙。”
(2).指把全體成員分為三部分,分工明確,定期輪換的制度。如:三分之一人員工作,三分之一人員調查研究,三分之一人員學習。
英文翻譯
1.triangular organization
成語(Idiom):三三制(sān sān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sā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種組織或安排方式,按三個為一組的方式進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三制是一種組織或安排方式,常用于人員分組或任務分配。按照三個人或物為一組的方式進行,以便更好地協調和管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三制常用于團隊工作、學生分組、項目分配等場景中。通過將人員或任務分成三個一組,可以更好地協調和分配工作,提高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三制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數字三的特點和人們對組織與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三制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三三”,表示三個一組;第二個部分是“制”,表示組織和安排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可以按照三三制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
2. 在團隊合作中,可以采用三三制來分配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數字三與組織和安排聯系起來記憶三三制。可以想象一個大家庭中的三口之家,每個小家庭都按照三三制進行組織和管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組織和管理相關的成語,如“一言九鼎”、“四海為家”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按照三三制分組做游戲。
2. 初中生:老師用三三制的方式安排了我們的座位。
3. 高中生:我們班級采用三三制的方式進行班干部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