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觴
成語(Idiom):雷觴(léi s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léi s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雷聲觸動觴(酒杯),比喻有才華或者有思想的人的言論或作品引起共鳴或震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雷觴由兩個部分組成,雷和觴。雷指的是天空中的閃電和雷聲,觴指的是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用來盛酒的器皿。雷聲觸動觴,比喻有才華或者有思想的人的言論或作品引起共鳴或震撼。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欣賞或聽到有才華或者有思想的人的言論或作品時,內心受到觸動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雷觴常常用于形容某個人的言論或作品引起了廣泛的共鳴或者震撼。可以用來贊美有才華的人或者描述某個作品的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雷觴最早出自《離騷》這首古代詩歌。《離騷》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是屈原。在這首詩中,屈原用雷觴來形容他的詩歌作品,表達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愿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雷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雷觴一樣,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2. 這部小說的描寫真實而深刻,讀后讓人感到雷觴之音在耳邊回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雷聲觸動觴杯,聲音震撼人心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離騷》了解更多關于雷觴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雷厲風行、雷霆萬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演講真是雷觴一樣,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描寫真是雷觴,讀后讓我深思不已。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真是雷觴一樣,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
4. 大學生:這位作家的作品真是雷觴,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