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過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登記過失,作為一種處分。
[構成]
動賓式:記|過
[例句]
給舞弊的學生記過。(作謂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record a demerit
詳細解釋
◎ 記過 jìguò
[record a demerit;for misconduct] 記錄過失,給予過失者的一種處分
因違反交通規則而多次記過
(1).記錄過失。《漢書·賈誼傳》:“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記過之史,徹膳之宰,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 顏師古 注:“有過則記。”后亦作為處分的一種方式。 清 林則徐 《通飭州縣解案章程札》:“如提到仍非要證,案懸莫結,即將委員記過。”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學校已禁止體罰,可是記過罰站還是執行。”
(2).記住他人過錯。 宋 徐鉉 《前舒州錄事參軍沉翱可大理司直制》:“復爾名籍,俾參棘寺,吾不記過,爾其自修。”
成語(Idiom):記過
發音(Pronunciation):jì g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上級責罰或處罰后在檔案中留下記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記”表示記錄、記載的意思,第二個字“過”表示過錯、過失的意思。記過指的是被上級責罰或處罰后在檔案中留下記錄,作為對過錯的警示和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或指代一個人因為犯錯誤或犯錯而受到處罰或懲罰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領域中的錯誤和處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過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制度。在古代官場中,如果官員犯了錯誤或犯了錯,上級會給予他們相應的處罰,并在官員的檔案中留下記錄,作為對他們過錯的警示和懲罰。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官場的紀律和秩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過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記”和名詞“過”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遲到被老師記過了。
2. 他的失職行為被公司記過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犯了錯誤而被上級記下過錯的情景,然后將記過這個成語與這個情景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記過相關的成語,例如“留下污點”、“刻骨銘心”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因為忘記帶作業被老師記過了。
初中生:他因為考試作弊被老師記過了。
高中生:他因為遲到被校長記過了。
大學生:他因為違反校規被學校記過了。
成年人:他因為工作失誤被公司記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