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
基本解釋
◎ 正本 zhèngběn
(1) [original(of a document)]∶備有副本的圖書,別于副本的稱正本
(2) [reserved copy(of a library book)]∶文書或文件的正式的一份
(3) [rectify;put in order]∶從根本上進行整頓
(4) [make enough money to cover the cost;break even]∶夠本兒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別于副本的) reserved copy (of a library book)
2.(文件的正式的一份) original (of a document)
詳細解釋
(1).端正其本源、根本。《淮南子·主術訓》:“不正本而反自然,則人主逾勞,人臣逾逸。”《漢書·董仲舒傳》:“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醒世恒言·劉小官雌雄兄弟》:“方纔説的是男人粧女人敗壞風俗的,如今説個女人粧男、節孝兼全的來正本。”
(2).謂書籍的正本。別于副本而言。《唐六典·秘書監》“皆率其屬而修其職” 唐 李林甫 注:“凡四部之書,必立三本,曰正、副本、貯本,以供進內及賜人。” 宋 郭若虛 《圖書見聞志》卷一:“點檢供御圖書,選三館正本書萬卷,實之祕監以進御。”
(3).作為正式依據的文書或文件。
(4).猶言償本,夠本。本,謂本錢。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一折:“這一交直是哏,虧折了難正本。”《前漢書平話》卷上:“我王何憂,雖折軍五萬,須要正本。”
(5).謂正題。 李文元 《婚事》:“ 蓮妞 一看娘要開正本了,忽然挺直了身子,霎時間臉上烘烘起來。”
成語(Idiom):正本(zhèng běn)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確的本源或根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本一詞源自《禮記·曲禮上》:“正人君子,正己而正人也。”意為正直的人應該先正自己,然后才能規范他人。這個成語強調了正確的行為和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做人應該先從自己做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本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本質、根本或基礎。也可以用于批評或警示他人,要求他們從自己做起,端正態度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本一詞的故事起源已無法考究,但可以從《禮記·曲禮上》中找到相關的引用。這個成語的故事背景可能有很多,但總體上強調了正直和自律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沒有特別復雜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正本君子,從不做出不正當的事情。
2. 這個公司的正本經營,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正直、自律等價值觀聯系起來,以及與“本”字的形狀相似,來幫助記憶成語“正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正直、自律等價值觀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正大光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做一個正本的好孩子,不撒謊。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從正本做起,努力學習。
高中生:正本的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取得成功。
大學生: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正本做起,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