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蒂
成語(Idiom):筍蒂 (sǔn dì)
發音(Pronunciation):sǔn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核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筍蒂是指竹子的根部,是竹子生長的核心和根本部分。在成語中,筍蒂比喻事物的根本部分或核心。它強調了事物的重要性和基礎,沒有筍蒂就沒有竹子的生長,沒有根本部分就沒有事物的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筍蒂常用于形容事物最關鍵的部分,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學習的基礎知識、問題的核心等。它可以用來強調事物的重要性,提醒人們要注重基礎和核心部分,不可忽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筍蒂一詞最早見于《晉書·許玄傳》:“竹巴巴復出,筍蒂未復。”這句話意思是竹子長得極其茂盛,但是竹筍還沒有長出來。后來,人們將“筍蒂”引申為事物的關鍵部分或核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謂語動詞為“未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的筍蒂是作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2. 學習的筍蒂是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企業的競爭力在于創新能力,這是企業的筍蒂所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筍蒂比喻為一棵竹子,竹子的根部是竹子生長的核心和根本,所以筍蒂就是事物的根本部分或核心。可以通過想象竹子和它的根部來記憶筍蒂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根本”相關的成語,如“根深蒂固”、“根基深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覺得好好學習是成為一名優秀學生的筍蒂。
2. 初中生(13-15歲):閱讀是培養語文素養的筍蒂,每天都要堅持讀書。
3. 高中生(16-18歲):數學是理科學生的筍蒂,要扎實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題方法。
4. 大學生(19-22歲):實踐是培養專業能力的筍蒂,要多參加實習和實驗課程。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