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灰
成語(Idiom):劫后灰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hòu 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災難過后的廢墟或殘骸,比喻戰爭或災難后的凄涼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劫后灰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劫指的是戰爭或災難,后指的是之后的時間?;抑傅氖菑U墟或殘骸。劫后灰比喻戰爭或災難過后的凄涼景象,形容場面破敗、一片凄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劫后灰常常用來形容戰爭或災難過后的景象,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生的低谷或失敗后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劫后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個叫楊家的富商家族,因為家族成員的貪婪和爭斗,最終導致家族破產,家庭成員流離失所。這個故事描繪了楊家劫后的凄涼景象,從而形成了成語劫后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劫后灰的結構是“劫后+灰”,表示戰爭或災難過后的廢墟或殘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爭過后,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劫后灰。
2. 經歷了一場失敗,他的事業變成了劫后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場戰爭或災難過后的廢墟或殘骸的景象來記憶劫后灰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災難相關的成語,如“瓦礫余生”、“滿目瘡痍”等,以加深對災難的理解和描繪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戰爭過后,村莊變成了一片劫后灰。
2. 初中生(13-15歲):我努力學習,不想讓自己的未來變成劫后灰。
3. 高中生(16-18歲):經歷了一場失敗后,他的夢想變成了劫后灰。
4. 大學生及以上:在這個經濟危機中,很多企業都變成了劫后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