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品
成語(Idiom):殉葬品(xùn zàng pǐn)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zàng p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死者殉葬的人或物,比喻為了某個目的而犧牲自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殉葬品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的葬俗,當時人們認為在死者的世界里,需要有人或物陪伴,以供其使用。因此,有些人或物被視為殉葬品,被埋葬在死者的墓穴中。這個成語的意義逐漸演變,用來形容為了某個目的而自愿犧牲自己的人或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為了某個目標或理念而自愿犧牲自己的人,或者為了某個目的而犧牲某些物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殉葬品”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一章中。當時,孔子的弟子子路問孔子:“君子貴人而賤己,何以異之?”孔子回答說:“君子貴人,取諸身,賤己,殉葬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重視他人的利益,而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就像殉葬品一樣,為了死者的利益而犧牲自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國家的繁榮而成為了一個殉葬品。
2. 這些志愿者是社會進步的殉葬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或物被埋葬在墓穴中,來表達為了某個目的而自愿犧牲自己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古代中國葬俗的知識,以及其他相關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保護小動物而成為了一個殉葬品。
2. 初中生:這些醫生是為了抗擊疫情而成為了社會的殉葬品。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成為了一個殉葬品。
4. 大學生:這些科學家是為了推動科技發展而成為了時代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