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蘿
成語(Idiom):赤蘿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衣著簡樸,不修邊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赤,指紅色;蘿,指葛藤。赤蘿原指葛藤的紅色莖葉,形容衣著簡樸,不經修飾。后來引申為指人的舉止、儀態簡樸樸素,不事修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赤蘿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儀態或穿著簡樸,不修邊幅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樸素、真實、不虛偽的品質,也可以用于批評一個人不修邊幅,不注重外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則故事。赤蘿原本是一種葛藤,它的莖葉呈紅色。有一天,一位名叫范宜的學者去拜訪荀子,他穿著樸素,沒有修飾,就像葛藤一樣簡單而真實。荀子對他的衣著贊賞有加,稱他為“赤蘿子”,意思是他如同赤紅的葛藤一樣樸實無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為形容詞,表示紅色;后一個字為名詞,表示葛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衣著赤蘿,但卻是一位內外兼修的學者。
2. 她的舉止赤蘿,沒有一絲做作的痕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赤蘿聯想為紅色的葛藤,用來形容人的衣著簡樸、樸實無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樸素、簡樸相關的成語,如“樸實無華”、“素昧平生”等,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衣服很赤蘿,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
2. 初中生:他的舉止赤蘿,不喜歡打扮得花枝招展。
3. 高中生:盡管他的衣著赤蘿,但他的知識卻非常豐富。
4. 大學生:她的風格一直都是赤蘿的,不追求時尚潮流。
5. 成年人:他雖然穿得赤蘿,但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