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爵
成語(Idiom):齒爵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體衰,齒落發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齒爵是由“齒”和“爵”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齒”指的是牙齒,代表年齡;“爵”指的是爵位,代表地位。成語齒爵的基本含義是指年老體衰,牙齒脫落,頭發變白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齒爵一詞常用于形容年老體衰的人,尤其是那些年紀大、狀態不佳的人。可以用來尊重地描述一個長者或者自嘲地形容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大夫子貢上表稱老,表中寫道:“臣齒落,爵弊。”這句話意味著他的年紀已經很大,牙齒脫落,爵位也已經破舊不堪。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齒落,爵弊”簡化為“齒爵”,用來形容年老體衰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是個齒爵之年,應該好好保養身體。
2. 這位齒爵之人雖然年紀大了,但依然精神矍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齒爵”這個成語與老人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位年老體衰的人,牙齒脫落,頭發變白的樣子,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年老體衰相關的成語,如“齒如編貝”、“白發蒼顏”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外公已經是個齒爵了,但他依然很健康。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尊重老人,不論他們是不是齒爵之年。
3. 高中生:年紀再大,也不能忽視身體健康,要避免成為齒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