謗褻
成語(Idiom):謗褻(bàng xiàn)
發音(Pronunciation):bàng x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誹謗、污辱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謗褻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謗指誹謗、中傷,褻指污辱、侮辱。謗褻表示對他人進行誹謗和污辱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謗褻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言語或行為上對他人進行誹謗和污辱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在社交媒體上惡意中傷他人、在公眾場合中對他人進行侮辱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有記載:“賈誼論《論衡》云:‘論衡者謗褻之書也。’”這段記載是指謗褻一詞最早出現在賈誼的《論衡》一書中。賈誼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論衡》是一本辯論文章集,主要探討各種問題和觀點。在這本書中,賈誼將論辯的過程比作謗褻,認為辯論時可以使用各種言辭來攻擊對方,這也是謗褻一詞最早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謗褻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謗和動賓短語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利用社交媒體謗褻他人,給別人帶來了很多傷害。
2. 他在公共場合謗褻了對方的家庭,引起了眾人的憤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謗褻這個成語與“誹謗”和“污辱”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謾罵”、“詆毀”等與謗褻意思相近的成語,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謗褻了我的好朋友,我覺得他很壞。
2. 初中生:他在班級群里謗褻了同學,被老師批評了。
3. 高中生:他在網上謗褻了一位知名作家,引起了廣泛關注。
4. 大學生:他在演講中謗褻了政府的決策,受到了一些人的贊賞。
5. 成年人:在言論自由的社會,我們應該避免謗褻他人,尊重彼此的權利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