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江郎才盡(jiāng láng cái jìn)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g láng cái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才華用盡,沒有了創作能力或者表現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江郎才盡源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江郎才盡,數峰青睞。”江郎指的是李龜年,杜甫認為李龜年的才華已經用盡,無法再有新的作品。因此,江郎才盡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才華或者創造力已經枯竭,無法再有新的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江郎才盡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創作能力或者表現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無法再有新的突破或者進步。可以用來形容詩人、作家、藝術家等創作型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江郎才盡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杜甫在詩中以江郎指代李龜年,表達了他對李龜年才華枯竭的看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個文壇新秀,但現在已經江郎才盡了。
2. 這位畫家的作品越來越平庸,看來他已經江郎才盡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江郎才盡與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聯系起來,記住江郎才盡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才華用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杜甫的詩歌作品,以及其他形容才華枯竭的成語,如“窮途末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寫作業寫不下去了,感覺自己江郎才盡了。
2. 初中生:我以前畫畫很好,但現在感覺一點靈感都沒有了,好像江郎才盡了。
3. 高中生:他以前是個很有才華的音樂家,但現在已經江郎才盡了,沒有新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