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倚天拔地
發音(Pronunciation):yǐ tiān bá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極其威武雄壯,有力量能夠撐起天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或事物的威力非常大,具有無可匹敵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英勇無畏的人、威力強大的武器或力量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記·劉敬傳》記載,倚天拔地最早出自劉敬與劉邦(西漢劉邦)之間的一段對話。劉敬說:“我有一劍,倚天拔地。”意思是他有一把劍,能夠撐起天地。后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倚天拔地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倚天”是動詞,表示依靠、支撐;“拔地”是動詞的賓語,表示撐起地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力量就像倚天拔地一樣,無人能敵。
2. 這把劍威力驚人,一揮之間就能倚天拔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倚天”想象成一個人在山上倚靠著天空,而“拔地”則是地面被他撐起來的樣子。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倚天拔地相關的成語,如“倚天助我”、“威武不屈”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力量就像倚天拔地一樣,能夠保護我們。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威力就像倚天拔地,無人可以挑戰。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威力非常大,就像倚天拔地一樣震撼人心。
4. 大學生:他的創新能力就像倚天拔地,為公司帶來了很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