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
基本解釋
(1).高尚的操守。 漢 賈誼 《新書·匈奴》:“信為大操,帝義也。”
(2).猶大志。《后漢書·孔融傳》:“ 光武 不問 伯升 之怨, 齊侯 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
(3).指舉行規模較大的操演。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訓練伍壯》:“每歲九月霜降日,城鄉全保伍壯大操。” 鄭觀應 《盛世危言·海防上》:“﹝海軍﹞四季四小操,歲終一大操。” 震鈞 《天咫偶聞·郊坰二》:“ 仰山 ,在 京 西三十里,山下地名 仰山洼 。每歲孟冬,八旗兵丁大操於此。”
成語(Idiom):大操
發音(Pronunciation):dà c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規模的操練或大規模的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操是由“大”和“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規模龐大,數量眾多,“操”表示操練、活動。大操的含義是指進行大規模的操練或活動,通常用來形容規模龐大、數量眾多的集體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操一詞常用于描述軍事操練、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等規模龐大的集體活動。也可以用來形容規模龐大的工作任務或社會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大操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可能是由于中國古代軍隊進行大規模操練的場景而形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軍事演習是一次大操,動員了數萬名士兵參加。
2. 這次運動會是學校舉辦的一次大操,吸引了全校師生的參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操”與大規模的集體活動聯系起來,形象地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龐大的團隊在進行操練或活動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大操相關的成語,如“大動干戈”、“大展宏圖”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明天學校要舉行一次大操,我們全班都要參加。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組織了一次大操,全校學生都要參加,場面很壯觀。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舉辦了一次大操,各個社團都積極參與,展示了自己的才藝。
4. 大學生(19-22歲):社團組織了一次大操,吸引了許多校外人員的參與,活動很成功。
5. 成年人(22歲以上):這次公司舉辦的年會是一次大操,員工們都積極參與,氣氛很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