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縠
基本解釋
用冰蠶絲織成的縐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明日辰刻,早越南湖,如見有采菱女,著冰縠帔者,當急舟趁之。”
成語(Idiom):冰縠 (bīng hù)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嚴寒冰凍的狀態,比喻嚴峻的局勢或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縠是由“冰”和“縠”兩個字組成的,冰指的是冰凍的狀態,縠指的是堅硬。這個成語形容寒冷的冰凍狀態,也可以用來比喻嚴峻的局勢或困境,寓意困難重重,形勢嚴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縠這個成語一般用于形容嚴寒的天氣或者形容困難的局勢。可以用在描述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困境艱難的時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天文訓》中有一段話:“天之為物也,寒熱四時,凝冰縠也。”這句話意思是說天地萬物都受到四季的影響,寒冷的冬天會結冰變得堅硬。后來,人們將“冰縠”這個詞用來比喻嚴寒冰凍的狀態,或者比喻困難重重的局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寒風凜冽,大地一片冰縠。
2.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公司陷入了一片冰縠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冰凍、嚴寒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寒冷的冬天,大地被冰雪覆蓋,一片冰縠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天氣、困境相關的成語,如“冰雪聰明”、“狼狽為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時候,湖面上結冰了,成了一片冰縠。
2. 初中生:考試前的復習階段,大家都很緊張,感覺整個班級都陷入了一片冰縠之中。
3. 高中生: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嚴峻的局勢,一片冰縠之中。
4. 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的時候,感覺整個社會都是一片冰縠,競爭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