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案牘勞形
發音(Pronunciation):àn dú láo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完成某項工作而辛勤勞動,費盡心思,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案牘,指文書文件;勞形,指勞累身體。案牘勞形形容為了完成某項工作而付出辛勤勞動,不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還需要費盡心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工作繁忙、任務繁重,需要付出辛勤努力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成公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國君齊成公想要制定一項重要的法律,但他的大臣們卻對這項工作缺乏興趣。于是,齊成公決定親自動筆,費盡心思地起草法律文書。他為此勞累了很長時間,但最終完成了這項工作。這個故事成為了“案牘勞形”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由“案牘”和“勞形”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案牘勞形地工作了一個月。
2. 這個團隊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可見他們案牘勞形的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自己在寫一份重要的文件,為了完成它,需要費盡心思,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可以將“案牘勞形”與這個場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勞動、付出相關的成語,例如“辛勤勞動”、“鞠躬盡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為了完成作業案牘勞形地寫了一個晚上。
2. 初中生:為了考試,我案牘勞形地背誦了很多知識點。
3. 高中生:為了爭取一個好成績,我案牘勞形地準備了很長時間。
以上是關于“案牘勞形”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