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山
基本解釋
(1).在 甘肅省 敦煌縣 東南,屬 祁連山脈 。三峰聳峙,其勢欲墜,故名。西與 大沙山 間有著名的 敦煌 石窟。《書·堯典》“竄 三苗 於 三危 ,”一說即指此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三危山 在 燉煌縣 南。” 林染 《請出洞吧飛天》詩:“彈著你的琵琶,奏著你的笙簫,請下山吧, 三危山 的歌仙!”
(2).傳說中的仙山。《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五:“朝為 王母 使,暮歸 三危山 。”
成語(Idiom):三危山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wēi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處于危險境地或困境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危山原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三座山峰,分別是東海的蓬萊山、西海的方丈山和南海的瀛洲山。這三座山峰被視為仙境,常有神仙居住其中。后來,人們將三危山引申為處于危險境地或困境中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處于困境、危險之中,表示處境艱難或險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危山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據說三危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被視為仙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三危山的意義引申為處于困境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數詞)+危山(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公司陷入了三危山,面臨破產的危險。
2. 這個項目由于種種原因,已經陷入了三危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危山聯想為三座高山,人們在這些高山上面臨各種危險和困境。可以通過想象這些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蓬萊山、方丈山和瀛洲山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困境相關的成語,如困獸猶斗、進退兩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做了一個很難的數學題,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三危山上一樣。
2. 中學生:我在學校里遇到了很多困難,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三危山里。
3.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很多挫折和困境,感覺自己處于三危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