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新進
基本解釋
謂后學初進身。含貶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折子上去,皇上怒了,説他末學新進,妄議大臣,交部議處。”
成語(Idiom):末學新進
發音(Pronunciation):mò xué xīn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識淺薄,知識水平低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末學指的是學問的尾端,新進指的是剛剛進入。末學新進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水平非常低,只是剛剛開始學習,對知識了解很淺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淺薄,知識水平低下。可以用于諷刺或批評某人對某個領域的知識了解不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楊慎《太學正字》:“末學新進,有不敢當。謹以小生之詞,奉表于明廟。”意思是說自己學問淺薄,不敢當。后來逐漸演變為指學識淺薄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末學新進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自稱大學生,但實際上是個末學新進。
2. 這位教授的研究成果豐富,絕對不是末學新進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末學新進”與學生剛剛入學時的狀態進行關聯,形象地理解為學生的學識水平還處于末學階段,剛剛開始進入學習的過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更多的成語和詞語,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和文化素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剛剛學習數學,還是個末學新進。
2. 初中生:雖然我對歷史很感興趣,但我還只是個末學新進。
3. 高中生:我正在準備考大學,對很多科目都還是末學新進。
4. 大學生:大學剛剛開始,我們都是末學新進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