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政
基本解釋
謂使國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淮南子·兵略訓》:“地廣人眾,不足以為強;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亡政者,雖大必亡。”
成語(Idiom):存政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存儲政務,指留下來處理政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政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存”指存儲、保留,“政”指政務、政事。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將政務留下來處理或保留起來。它形象地描述了政務處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政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政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適用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場景。在工作場合,可以用來強調保留政務、不懈努力的精神;在學習場合,可以用來形容積極學習、保留知識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政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相傳,古代有一個官員叫楊繼盛,他非常勤奮,每天都會將未完成的政務留在案頭,以便第二天繼續處理。因為他的勤奮和工作態度,楊繼盛成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后來,人們用“存政”來形容他的工作態度和勤奮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會留下一些政務存政,以便第二天處理。
2. 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勤奮,每天都會將未完成的政務存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存政”這個成語與“保留政務”這個含義進行聯系,想象一個官員將政務存儲起來,以便日后處理。可以將這個形象與官員的勤奮精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存心”、“存而不論”等,來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存政,不能把作業拖到最后一分鐘。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要有良好的存政習慣,不要等到考試前才開始復習。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課是我們必須存政的科目,要時刻關注國家的政務。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存政,處理好學業和社團活動之間的平衡。
5. 成年人(23歲以上):工作中要時刻保持存政的態度,不能將工作拖到最后一刻。